白蚁的生活习性大揭秘
白蚁的生活习性独特而有趣,它们的生存方式充满了奥秘。白蚁具有群栖性,是一种营巢穴生活的昆虫,不论何种白蚁,都营建巢穴群体,把巢当作大本营。蚁巢结构因白蚁种类不同而有简单和复杂之分,庞大的蚁巢中隧道纵横密布,但都连接着若干主道通往主巢,构成一个整体。蚁群中的蚁王、蚁后长住在王宫,有翅繁殖蚁的性器官未成熟时,若非受惊,不会远离巢心;工蚁、兵蚁则有专门职能,虽频繁外出,但并非一去不返 ,它们在外活动期间,较长一般为四至七天时间,内部联系十分密切,整个蚁群看上去犹如一个整体。
白蚁还具有趋暗性,它们畏光,趋向于阴暗,过着隐蔽的生活。外出采食吸水时,会在地下或者木材内部穿掘隧道。即便要离开物体前往另一处取食点,也会事先筑好泥管式或泥被式的通道,与外部光亮隔绝,因此一般不易被发现。同时,白蚁对水的需求较高,具有趋湿性,黑翅土白蚁本身含水量就达 79% ,如果离开了水,它们就无法存活。群体发达的白蚁种类,需要专门的水分供应,以维持群体的水分和湿度需要,它们还会构建专门通往水源的吸水线,通过吸水线来保证自身和巢体对水分的需求。
另外,白蚁有一种整洁特性,即整洁性。白蚁群个体间相遇时会互相清洁,彼此舐吮、喂食,还会吞食同类的尸体,及时搬走粪便和脱皮等排泄物。作为变温动物,白蚁具有趋温性,是喜温性昆虫,气温的高低是影响白蚁分布的主要因素,不同种类的白蚁对温度要求也有显著差别,如北方能生活的黑胸散白蚁就能适应北方各省的低温 。而且,白蚁的活动对外界干扰反应十分敏感,具有敏感性,一旦察觉到外界的干扰,便会迅速做出反应。
在食物方面,白蚁有着明显的偏好,嗜好性显著,其食谱中,纤维素占很大的比重,所以它们主要以含高纤维的木材等为食,有时也会食用一些含有淀粉、蛋白质的食物。白蚁的传播主要靠羽化分群,即分群性,黑翅土白蚁幼年巢发展到成年巢,必须经过五年以上的发展过程,才能形成成熟巢,出现有翅成虫分化现象 。在适宜的条件下,有翅成虫会飞离原群体,寻找新的栖息地,建立新的蚁群,从而实现种群的扩散和繁衍 。